hsingko


读《洞见》

这本书的中文标题是《洞见》,但其实直译的话更贴切,原名是 Why Buddhism is True: The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Meditation and Enlightenment 。如名称所指,本书试图从现代科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佛教的重要概念,“无我”、“空”,以及“开悟”。作者通过一些心理学实验的例子来支持千年来佛教徒的传统信念,并且他也从自己的冥想练习中亲身体验到了那些真理,由此他相信,不仅佛陀很多关于生活真相的教导是正确的,而且通过冥想,普通人也能逐步接近开悟以获得更幸福的人生。

全书最精彩的是对“无我”的分析。过去读一些禅宗公案的时候也读到过很多关于“无我”的故事,但那些故事虽然看上去有道理,但细想我却觉得那太像是在狡辩,甚至都无法从逻辑上说服我。并且“知道”和“体认”完全是两码事,毕竟现下“无我”也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词汇,很多人口头上都会认同这个观念。但至于“无我”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是肉体还是灵魂?如果是前者,那么有“忒修斯之船”,而如果是后者,则必定会遭到唯物主义者的嗤笑。

那么“我”只是语法上的一个人称代词,或是一个困于神经网络中的“幽灵”吗?这应该是每一个真正唯物主义者都会认同的答案。但再重复一次,“知道”是一回事,实际经验又是另一回事。我们必须就关于“我”的幻觉进行彻底的分析,而不仅仅是当成是一种量变引发的“涌现”。

这也就是本书的精彩所在。简而言之,作者总结了佛陀的开示,认为“我”的这个幻觉有两个要素:控制与恒常,即“我”能控制自己,以及过去和未来都会是同一个“我”。作者用一系列的心理学实验证明了这两个都是幻觉。比如关于控制,经典的“裂脑人”实验证明一旦左右脑的联系被切断,被右脑控制的左手会不经过左脑而自行其是,离谱的是代表意识的左脑在观察到左手的行动后会编造出一个动机并且信以为真。关于恒常,我们会以为自己的性格不变,但对于男人来说的坏消息来了,因为只要有女人在场,那么男士们就倾向于变得更加功利,更急切地追求短期回报,哪怕甚至都不必有活生生的女士,只要给他们看美女的照片就能引发上述改变。

上面这些实验或许还不足以作为我不存在的充足证据,而弥补“知道”和“体认”的鸿沟的方式就是冥想。这也是我自己的经验,在冥想中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念头,那些想法就好像想凭空冒出来的一样。目前的大脑科学将这种没有专注对象时大脑的随机活动称为“默认模式网络”,它可以被视为人类精神苦难的根源,现代人为什么总是手机不离手,为什么总是沉迷于短视频?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为了逃避“默认模式网络”的激活,逃避凭空冒出来的,关于过去的悔恨、关于未来的焦虑。如果能有一个心灵的开关让我们关闭这个网络那该有多好!而通过扫描资深冥想者的大脑,研究者们发现在他们身上,默认模式网络一直都是关闭的。

作为用来统一解释两个幻觉的理论模型,作者给出了“模块化模型”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大脑就像是有多个并行部门的机构,比如进食、繁衍等模块掌控不同行为,而当下表现出什么行为完全取决于哪个部门获得了胜利。而其中关键要素就是“感觉”,作者甚至认为理性完全无法直接掌控自己的行为。譬如购物,有研究发现在一开始根据大脑感觉区域的激活程度就完全可以预测消费者最终是否会决定购买该商品。作者认为虽然理性有时候看上去是做了最终决策,但实际上是通过感觉来间接影响的,比如减肥时面对是否吃甜甜圈的决策。一方面大脑感受到了想要享用美食的感觉,另一方面理性则会预期到变胖于是产生负面的感觉,如果后一种感觉更强烈,那么就成功抵制住了一次诱惑。

书中另一个主题是“空”。这个概念在大小乘中看法的分歧很大,但作者讨论的是小乘中的“空”。空即空性,而“性”即本质,所谓空就是事物缺乏“本质”。对于这个本质的解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假说,他认为所谓的“本质”就是我们对事物的“感觉”。他举了“卡普格拉妄想症”的例子,得了这种疾病的患者不能正确识别人物。有一个 59 岁的男人问自己的妻子在哪里,而她明明就站在他身边,虽然他承认眼前的女子和妻子一模一样,但他坚信她是一个替身。一种解释认为病因是患者大脑中处理视觉信号的部分与处理情感的部分之间的联系受到了干扰,患者在看到妻子的时候无法激活记忆中对妻子的感觉,所以才会认为眼前的是一个替身。

这又一次引出了本书的一个基本原理:自然选择使得人类通过感觉与环境交互。这套机制让人类坐上了食物链顶端的地位,但问题是这套系统已经几万年没有更新了,现代人类与采集时代的前辈们没有任何区别。这就导出了现代人类苦难的另一个根源,环境错置。换句话说大脑仍以为我们活在资源匮乏的部落时代。于是一看到有吃的我们就暴饮暴食,因为过去的环境中食物无法稳定供应;于是我们非常在意陌生人的看法,哪怕这辈子只见他们一次,所以才会有社交焦虑、路怒,对多年前发生的人际冲突仍旧耿耿于怀,这全都因为大脑仍以为我们活在只有几百个人的部落社会中,在那时人际关系生死攸关。

而冥想正是更新这套落后系统的良方,它能让我们对抗“感觉”的操纵。观感受,正是内观的要义所在。通过意识到感受,我们能觉知到感受操纵我们的整个过程。觉知是开悟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本书另一个我感兴趣的主题是极乐体验,也就是作者称之为“正定冥想”的副产物。当年的嬉皮士们对此应该很有发言权,当时在他们中就已经非常流行冥想,而作者自己也在禅修中体验到了如同吸食了 LSD 的神奇快感。就我自己的体验来说,从几年前断断续续的冥想下来,大约共进行了几百个小时,虽然没有体验到作者所说的那种巅峰体验,但偶尔会经验到一种淡淡的喜悦感,似乎专注力增进到某种程度后就会容易出现这种现象。我就这么不报期待地练习下去吧。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的立场或说态度。相比《当下的力量》,另一本关于开悟的书,本书的作者并不声称自己达到了某种境界,他并非作为导师,而是作为一个同道者,理性的研究者来讨论冥想这个主题的。其实我读本书之前我就已经熟悉罗伯特·赖特了,因为在几年前我在 coursera 里上过他的关于佛教心理学的网络公开课,那也是我唯一学完了的网络课程,当时他就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因此可以想到我最近读到这本书看到作者名时是怎样一种惊喜了。

总之这本书对于所以有兴趣进行冥想的读者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一本书,它从科学的视角对佛教的重要概念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解读,它也使我坚信冥想并非徒劳,因为每一次闭目静坐都是对自然选择留在我们身上压迫的一次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