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ko


六月总结

每个月写一篇总结,由平时的积累而成,因为写作并不连贯,所以前后内容可能存在重复或者不一致。

书或漫画

千面之神

  • 人类是善于观察模式的种族。但是这模式究竟是事物固有的属性还是人为强加的滤镜?或者换个角度思考,这模式是唯一的吗?
  • 人们常常追求的意义,是否就是在寻找这样的故事呢?他们想要效仿英雄踏上旅途,但却困顿于庸俗的日常,因此而感到绝望。时常卡在我的记忆里的是我那个跳楼的大学同学,在他的潜意识中,是否将最后一跃当成了自己的悲剧英雄故事的落幕?而精神分析、叙事疗法,就是通过重构人生故事以治愈创伤,通过故事来超越现实,恢复对生活的掌控力。远古的萨满们,他们充满隐喻性的疗法或许并不是那么荒诞,中医所谓的药引、以形补形,或许都是想用故事来治愈疾病吧。麦基认为故事是人生必需的设备,他或许还是低估了它的重要性

论语译注

  • 上学的时候对儒家非常反感,但现在对他改观很多,孔子终究是个为道德呼喊不已的愤世者。曾经我最喜欢的接舆的那首诗,当年我只读出对孔子的讽刺,如今却看出他的怜悯。他们应该是同道者吧,只不过孔子仍想要做些什么,在这个礼乐崩坏的世道里,但楚狂已经绝望
  • 儒家梦想中的仁者治国的三代真的存在吗?竹书纪年的出土让他们的理念更像是虚幻的理想国。儒家的理念太过超前,即便是两千年后,也无法在这片大地上萌芽。孔子是孤独的,这几千年来都没有他的位置,直到黄宗羲的那声绝望呐喊,才打破了这无人应和的孤寂
  • 名实分离,或说一套做一套。儒表法里的一个恶果是使我习惯了虚伪的表面文章,还以为这便是现实生活的普遍规律。以贤明著称的李世民也不过是个屠戮兄弟的恶魔,却能在历史上留得美名,只因为他开启了贞观之治,于是功过也七三开了。要真按儒家那套行事理念,儒生们早该合伙刺驾、血溅五步了

残秽

  • 改编的电影是我最喜欢的日本恐怖片之一。主演竹内结子的经历也很令人唏嘘,她做出最后的选择时,是否回想起了这部电影呢?
  • 小野主上的丈夫绫辻行人在电影里是泷藤贤一演的,对比两个人的照片,感觉还挺像的;但竹内结子就不太像,不过她知性的气质也非常适合。至于主演桥本爱就非常遗憾了,基本没有什么演技,尤其是家电商场那场戏,简直要让我笑死了,而且她总让我想起大学实验室里手脚笨笨的师姐
  • 小野真的非常适合写恐怖小说,此前的《黑祠之岛》也很美味。对比三津田信三,这种缓慢地从日常的怪异之处出发,一点点揭开历史的潜流的感觉真的令人欲罢不能;而民俗怪谈总是因为大段大段的掉书袋让人非常昏昏欲睡。回想起来,刀城系列中吓到我的也只有首无和凶鸟了。顺便一提,新锐恐怖推理作家「新名智」很是让我期待,我很喜欢他的出道作《虚鱼》。尽管里面我看到了许多前人的影子,比如整体结构和核心主题完全就是《千面英雄》的演绎,而两个轻百主角则让我想起了《里世界郊游》里的纸越空鱼和仁科鸟子。然而毕竟是出道作,有既视感也是难免,期待他给我带来更多的恐怖享受~

今昔百鬼拾遗·鬼

  • 敦子为侦探的事件,讲述的是一个初中女生遇到的“武士试刀事件”,也就是所谓的“辻斩”。日本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时期,武士可以随意砍杀路人而不用受惩罚,当年的荆轲也做了同样的事情,这说明我国历史上或许也曾经存在类似的现象
  • 谜题非常简单,看了开头就猜中凶手了。可能是没有关口这家伙捣乱吧,作为关系人,连一个初中生都比这个自闭作家有条理啊
  • 我好像察觉到京极这家伙的语言魔法的本质了,那就是颠三倒四地说话。如果里面的人一开始就条理分明,那么案件显然一目了然。我怀疑京极曾经在基层岗位待过很长时间,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了无数交道之后,学会了他们混乱的思维方式。换句话说,读百鬼夜行系列就是在用精神分裂者的视角看待世界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 贝女士看过的书
  • 可惜只是一本鸡汤
  • 讨论的是人生意义的命题。但和其它鸡汤一样缺乏可操作性
  • 放松大脑的时候可以读,或者用来治疗长期没有接触书本后患上的阅读障碍

多重人格侦探

  • “我是雨宫一彦。”
  • 曾经非常有名的猎奇漫画。如果说 Death Note 是能上小学社会课本的反面教材,那么这本书就相当于不可触碰的“精神毒品”了
  • 然而现在读来感觉没有丝毫波动,里面的猎奇虐杀场面感觉非常 trivial ,就其震撼力而言远不如莫言的《檀香刑》
  • 悬念还是不错的,很快看完了
  • 记得之前还出过真人电影,标志性的脑壳插花的海报

地狱乐

  • 看完了漫画。比起死海火,以及新兴的鬼灭,是个恰到好处的中篇了。这就导致它的节奏非常快,整个故事时间其实只有一星期不到,这点和 JOJO5 类似
  • 后期战力有点怪,第二批上岛的感觉强很多,尽管也只是打了酱油
  • 结局非常不错,各个角色后日谈不留遗憾了

收获祭

  • 西泽保彦崭露性癖之作,刺激程度比绝大部分小黄文强,不愧是专业作家
  • 动机也非常变态,给我的感觉是:东野圭吾式的人物 + 早坂吝的情色 + 杀戮之病的狂气。是集大成之作
  • 真的非常变态,但就是能吸引我读下去,好久没有体验这种阅读快感了

钢之炼金术师

  • 早些时候作者被“辱华”了,听说他在漫画中将毛泽东描绘成一个僵尸,还滑稽地大喊“文革!”。他无疑“辱毛”了,但这等于“辱华”吗?
  • 漫画非常不错,剧情处理在奇幻这一题材中是顶尖的,而且也没有用升级要素来拖延篇幅,整个故事都围绕一个“国土炼成阵”的阴谋展开。上一次有如此的体验还是在玩《巫师2》吧?
  • 漫画的影子主角,没有名字的伤疤人,他代表的少数民族矛盾在当下更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如果考虑到作者的政治立场,那么他想要说的东西是不言自明的
  • 对少数民族问题的思考。在大学时遇到过很多少数民族的同学,比如似乎是每个班都有的新疆学生指标,我所在的班就有两个,他们名字里面都有买买提(其实就是穆罕默德),他们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此外也有依靠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考进来的其他民族的学生,还有一个据说是改了民族身份后进来的。对他们的优待政策无疑会让辛苦考进来的汉族学生感到不公平。但这真的是他们想要的东西吗?这让我想到苏联和南斯拉夫对少数民族问题的处理,对他们的优惠政策会被当作是领导人个人的恩惠,但对他们的压迫则会被看作是整个主体民族对他们的加害。这种并非基于民主制度的政策并不能缓解民族矛盾。过去曾经有一个同事在吃饭的时候聊到新疆,他对他们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态度非常不满,扬言应该再出一个王胡子。我认为他的这种敌视态度反映很多中国人对待“不听话的”少数民族的真实心态

音乐

争取每个月都能找到新喜欢的歌。

Electric Light Orchestra - Telephone Line

  • 目前在用 Emacs 的 telephone-line-mode ,在作者的 README 中了解到这首歌,听了几遍非常喜欢
  • 歌曲讲述的是一个在电话机前孤独等待的男人,他有很多想要倾诉的话,但对面却再也不会接听了
  • 中二的时候喜欢听许嵩,他的《灰色头像》和这首歌的意境有点像

Michael Nyman - The Heart Asks Pleasure First

  • 听过的最动听的钢琴前奏,让我产生一种很怀念的感觉,就好像初中放学后背着书包背朝着夕阳走路的感觉
  • 是电影《钢琴课》的插曲,准备有空的时候找来看看

Kamanche (木卡姆), 高中音乐课本版

  • 终于让我找到了这个曲子,以前在课本的光碟上听的
  • 高中的音乐课常常被别的课占去,因此难得能上一回课。女老师非常有气质,而且也很漂亮,尽管大部分人都不听课,但她还是会很认真地给我们讲课。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下课铃响后,当我们闹哄哄地往外跑的时候,她会对着我们深深鞠躬,她给我们上了两学期的课,从来没有一次例外
  • 对于我这种农村学生来说,音乐是一种遥远的东西,小时候没有条件去上什么钢琴课,因此无法从小建立对音乐的品味。包括现在自学古典音乐鉴赏也是困难重重,我始终难以理解旋律、节拍、和弦这些概念。我觉得一首曲子好听,但讲不出个所以然来,实在不能算是在欣赏它们

布兰诗歌

  • 开篇和另一首 Mass 很像 一模一样,中二的时候很喜欢听这种史诗感很强的音乐
  • 冰与火之歌中的布兰应该也是致敬的这一篇章吧?
  • 于绞刑架上嘲弄命运。本诗将命运比作变幻莫测的命运之轮,这令我想到哈姆雷特的那句名言:命运女神是一个娼妓,我们都生活在她的私处。我想我们都可以从这些悲剧英雄的生活态度中得到一些喜剧性的启发,既然被命运无情击倒,但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大声地嘲笑这个反复无常的“荡妇”

网络文章

  • 唐山打人事件中的事实与议题 。作者认为唐山事件 不能 反映“对女性的系统性暴力”。他首先理清了如下概念:事实、议题、对议题的辩护,以及什么是所谓的“系统性暴力”。他提出: 事实 可以用多个视角、多种方式来看待,而经过过滤与筛选后的“线索”组织成 议题 ,议题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事实,其中提出 性别议题 的人就是关注“男人打女人”这个视角;同时,为议题辩护需要有其它事实作为依据,不能将当前的事实作为依据进行循环论证;最后,作者认为唐山事件不能反映“对女性的系统性暴力”,他的理由是议题本身的恰当性需要施暴者本身的动机来作证,而他代入到他的立场之后,认为施暴者的动机并不符合他提出的关于“ 制度性暴力 ”的定义。
    • 我的看法:此前我也写过一篇关于唐山事件的文章 ,当时我关注的视角是各大媒体对施暴行为的消解,通过软化语言来进行对性别议题的淡化(本文作者将事件描述为“打人”,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看似客观的语言魔术)。我当时的看法是,媒体的行为本身反映了一种对女性的系统性暴力,因为在中国,所有媒体都是政府意志的投影。我支持作者的论证结构,但并不十分认同他的观察与结论。支持他结论的两大理由,即他对施暴者动机的设想(这种讨论方式本身其实是可疑的),分别是:施暴者是否明确将自己的行为建立在性别差别之上,以及施暴者是否明确自己的行为有制度作为支撑。他认为前一条理由存疑,并且否定存在“制度上的性别暴力”。然而我感到奇怪的一点是,作者似乎将系统暴力与制度暴力进行了混用,我认为否定存在制度性暴力并不能证明不存在针对女性的系统性暴力
    • 但在社会基层,人们的观察常常和女权主义者的心目中的世界是割裂的。普通男性常常感觉到自己并没有什么性别优势,相反,他们感到自己被统治者和女性群体同时压迫,他们认为女权的基础就是不真实的,他们应该反过来提倡男权,这如何解释?我认为,他们受到的压迫的性质并非性别,而是基于“维稳”,是一种看“谁更好欺负”就镇压谁的机制。因此这种压迫本身并不能否认女权主义的基础,但性别矛盾的确不是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女权主义者最大的敌人也不是男性,至少不是普通男性,然而在这个荒诞的背景下,矛头也只能指向普通男性
  • 我怎么看博客我怎么看博客 – 陈仓颉 以及 也许应该考虑与独立博客说再见了 。讨论的都是独立中文博客,特别是他们对中文博客格式与内容的设想。我基本认同他们的观点,我也讨厌程序员风格的博客,然而问题是有独立博客的也基本都是程序员。我之前爬过中文独立博客列表,其中大部分的博客在过去几个月内都在谈论 AI 及市场前景,大部分的文章都是某种程序语言的学习笔记,我根据关键词快速过滤之后,感兴趣的博客也只有数十个。这当然存在统计学偏差,毕竟会上 github 提交自己博客的也必定都有相关的技术背景,但同时一个现象也值得思考:独立博客存在的本身就有门槛,不管是技术上的还是政治上的,而更广泛的,想要写作的人,却不得不在国内平台上削足适履。大部分的独立博客内容也都缺乏思想上的(而非技术上的)深度,或者说并不能给我带来什么知性上的满足。我认为这是独立博客这一概念存在矛盾:你要么自娱自乐,要么想要有所言说,而后者需要长时间的付出,这种付出是几乎无偿的,因为独立博客是难以盈利的。这相当于要求这样一个志愿者,他必须不盈利,并且还要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问题是,如果真的能写出这样质量的文章,那为什么不发表在更流行的平台上呢?这样一方面能拥有更广泛的读者,另一方面也能让作者有所收益。在这种矛盾下能存在的高质量博客大约只有一种类型:博主要么已经进了监狱,要么就在通往监狱的路上
    • 我曾经也想要为别人精心写一些文章,但最后还是决定仅仅为自己写作。我曾在一版主页上写:这个博客是我人生的记录与墓志铭。它表达了我写作的终极目的。类比到开源项目,维护者们除了热爱,一个不可缺少的动机就是他们自己也需要这样的项目。只有为自己写作才是持久的
    • 博客的圈子问题。我或许可以自贬为“赛博自闭症患者”,我对所谓的圈子毫无兴趣,因此也没有加入流行的“十年之约”或者“独立中文博客列表”,现在甚至连评论系统也懒得弄了,因为我越发认识到博客是为了自己而写的,它是思考的形式与内容,同时也是情感的记录与宣泄
    • 但那为何要发表呢?如果仅仅是为自己而写,那将这自娱自乐发到网上又是什么意思呢?我想这是因为读者的存在对于写作是必要的,哪怕是假想的读者,就如同要睁开眼睛走路才不会歪,读者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功能,TA 的存在会促使我进行自我要求

想法

之后或许会发展成单篇文章的零碎想法。

  • Youtube 上的 中文政治 相关节目非常无趣。有装成理中客的大外宣,有摆出一付异见者的模样却始终不敢触碰敏感点的老油条;起于草根的访谈者即便不与政治力量媾和,也会因为才思耗尽而显得平庸;轮媒们乍一看显得还挺正经,但时不时就会显露出异于常人的脑回路;真正的异见者则似乎与真实世界脱节,魔怔般地重复他那单调的观点。所以现在我一看到用国人面孔谈论政治的节目,第一反应就是不信任。后退一步反思,这究竟是我的应激反应呢,还是国人在谈论政治的时候天生就缺乏理性?在旗帜鲜明的环境中,思考方式也被扭曲,于是观众只能接受这种形式的灌输?世间再无随想
  • 关于社交媒体 。最近在看 Protesilaos 的文章,其中一篇是讲他为何抛弃社交媒体。他谈到自己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篇长文,期待能和读者产生有价值的对话,却发现底下的评论都毫无营养。在文章发出几分钟内就有人赞叹他的文章,但这点时间根本不够读完整篇文章的。他分析了评论者们的动机,领悟到社交媒体并非如他所想那样是交流想法的地方。我也不使用社交媒体,但这很大程度上是国情使然。随想也有一篇文章谈论了博客这一媒介的优点,他们两人都一致地认为社交媒体,包括视频、微博,都无法承载真正严肃的思想。然而他们抛弃社交媒体的同时,也注定被主流所抛弃,因此只能置身荒野对空言说
  • 墙内的创作环境 。关注的一个 UP 同时在 B 站和 Youtube 上传视频,这个 UP 做的是冷门游戏解读,质量很高,没有我讨厌的哗众取宠的风格。最近他发布的一期视频引起了争议,游戏是在 JRPG 中颇有恶名的《圣龙传说》。他因为不相信网上的恶评而亲自去玩了游戏,费力尝试多路线但结局果然就是流传的那一个。但他没有像其它 UP 那样把重点放在如何喷这个游戏上,而是从另一个积极的角度发表看法:或许游戏的制作人是要告诉玩家,不要被过去所困,即便被背叛也要继续自己的人生。尽管我不相信制作人有那么好心,但还是尊重他的观点。但是这个视频在 B 站发布之后就迅速引发差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地骂游戏以及 UP 主,认为他不应该为这个“垃圾”游戏强行升华,这最终迫使 UP 删除了这一期的视频。而同样的内容在 Youtube 却获得不同的反响,即便是讨厌这个游戏的人也不会将矛头指向 UP ,还有热心地提出想要在日语问题上给予帮助的人。究竟是墙内被各种立场三观问题洗刷得更为敏感,还是网络的低门槛让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了发表意见的空间,或是环境使然,让极端的言论占据了主流?如果我是内容创作者,要面对这么变态的审核,而即使过了审之后还要小心避免触碰观众敏感的神经,实在不会产生什么制作严肃内容的想法。这样的成本实在太高,或许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低劣的 AI 朗读的内容能充斥市场的原因吧
  • 我的消费的内容来源 。由上一个想法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我阅读、观看的内容中,有多少是国内原创的?在 B 站收藏的一百多个视频中,原创的不足两成,涉及的领域都是健身指导或是厨房妙招,其余都是搬运自 Youtube ,或者是国外影音资源的分享。至于书,国内原创的出版小说从来不读,非虚构也只读古代历史相关。中文的媒体我只关注了端传媒。从这个层面看,我的内容源十分单一,这是否对我的政治立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是否因此无法容忍某些价值观?
  • 女性主义的问题 。四川大学一女生在地铁怀疑大叔偷拍,大叔自证清白后该女生仍在社交平台上对其曝光,还发文称其猥琐。这个事件中可以明显观察到舆论的分化。主流普遍是对该女生的谴责,但在其它平台如豆瓣,则出现了支持女生的声音,一种典型的表达支持的声音是: 女的警觉没被拍到私密部位是“诬告”,女的没发现被拍到了卖到外网被记者报告是“内容无法查看” 。从这些声音中,我发现女性主义确实出现了如那篇端传媒文章中指出的那样的发展势头,即无视证据,无条件站在支持当事女生的立场。即便不存在偷拍的证据,她们也可以完成“心证”,即认为对方是“偷拍未遂”,是在“男性凝视”。女性主义走到这种地步究竟是什么原因?是因为社会对这个群体高度压制,使得她们自发地团结产生了“不割席主义”?还是因为这场运动的本质即是通过感性号召来建立女性之间的普遍认同?无论如何,我想这么做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两性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并且对于底层人来说,谁都不会是赢家。我以前自认为是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但是当这种支持同理性产生了冲突之后,我还能坚持它吗?归根结底,问题或许是理性在面对这种普遍的不平等或压迫中,对于改善受害者的处境是无益的,是一种默认站在优势方的、居高临下的审视。然而对于那些滥用这一旗帜的女生,也可以提出反问,这样举着女权大旗霸凌他者的行为,难道对改善普遍女性生存状况是有益的吗?又或者,她们这种“被害妄想”是真实处境的应激反应,以至于她们其实也是受害者?这又回到了我之前的老观点:在人权都没有着落的地方,女权运动表现出的不过是底层人的互相倾轧罢了,谁能取得暂时胜利完全取决于“维稳”的手落向何方
  • 中国历代的 法儒之争 。最近在看秦晖先生的讲座,他的代表思想之一是:中国历行秦制。从他那里我了解到,毛是个铁杆的秦制支持者,甚至与其说他拥护的是马克思,不如说他其实是商鞅与韩非子的信徒。这让我对这个即便是中共内部也充满争议的人也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他那首《沁园春》的创作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就了解到中国历朝历代其实是“儒表法里”,但对儒家的偏见总是挥之不去。现在想来,我的这种恶感其实源自近现代史上的各种运动,新文化运动反对传统,文革斗倒孔家店,以及如今被国外普遍认为是情报机构的孔子学院……但或许儒家本身并非是如我所想的那样是迂腐的代表,尽管它确实有如“三从四德”之类的过时观点,但作为“仁政”的呼号者、法家的抵制者,在历史上它承受了太多的污名。如果周秦之变没有发生,周式封建一直延续到近代,会成功地实现君主立宪吗?还是说会变成欧洲那样变成大大小小的多元国家?我认为秦制确实是维持中国大一统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大一统对人民来说究竟是好是坏则留待商榷。我决定开始读《论语》了
  • 指鼠为鸭 事件。没有调查记者,没有监督执政机关的机制,普通人直面强权就只能靠社交媒体的舆论,自然会面对这样荒诞的事情。但他们仍可以明目张胆地说谎,因为我们并不能拿他们怎么样。有人调侃秦二世而亡,但问题是还会出现陈胜吴广吗?后续发展是省里成立调查组,经过几天的走访, 确认 “异物”为鼠头。回顾整个过程,指鼠为鸭的江协学和拨乱反正的钦差大臣都没有见到实物,因为东西当时就被校方丢弃了。这和历朝历代击鼓鸣冤的模式如出一辙。那么将来还会出现“指鼠为鸭”吗?我认为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 看了贝女士的采访 。之前一直很怕,不敢去看,因为于我而言他就像一个亲切的友人,所以到现在我也只看了采访的文字稿。我如何能面对他妻子的声音?看了文字之后,我了解到整个事情的过程,我的第一反应是愤怒。毫无程序正义可言的执法,无所不用其极的监听,滑稽而可笑的司法……让这样的政府领导世界?谭嗣同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清没有坚船利炮是世界之幸。此外,他们之间的和谐爱情关系也让我感到温馨,有这样支持他的妻子,是那十几年孤独时光的中必不可少的温暖吧。如今贝女士再也无法发出声音,有人会问,这值得吗?当年陈失踪的时候,他的母亲在相同的境遇下,在视频中对网友说道:(大意是)我一直不支持他那样做,他们不值得他那样做。或许是因为经历过那段时期的人,对民族性已然绝望。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志向,或许真的有高于生命的东西存在,而他们都做到了无愧于自己的良知的选择。当这个体系不断地生成和过滤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奉献更显得珍贵。而我自己呢?我无意去做什么盗火者,唯一能做和想做的,是写下我自己的《绝望者日记》。如果索多玛真的要覆灭,愿我和我的文字也能化作其中一粒漂亮的盐花
  • 俄乌战争与中俄关系 。看了 Echo Wall 对金雁先生的采访,重点是中国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去年战争伊始,国内的舆论全是支持普京的,甚至还有些女网红声称嫁人就嫁普京。我觉得这一切非常滑稽。历史教科书上一直将自己塑造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受害者,一到了现实中就失去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和入侵者共情,还以为俄罗斯仍旧是记忆中的“老大哥”,然而普京明确反共,并且想要恢复的是沙俄荣光。那么和这样一个充满侵略性的邻国交好究竟为了什么,更何况俄罗斯民间还普遍反华?难道他们不知道俄是至今侵占中国土地最多的国家?也有观点是将俄罗斯当作是对抗西方的工具,因为中国已经变成它的老大哥了!然而事实上中国更需要俄,而不是相反。战狼外交的结果就是路越走越窄,如今只能和一帮贵物称兄道弟了——谁才是亚细亚的孤儿啊?俄的历史规律是一战败就做自由化改革,一战胜就变得更加专制,目前的形式只能说非常利好自由世界
  • Reddit 上的 go dark 运动。起因是 Reddit 宣布了新的 API 收费政策,将价格提升了二十倍,这会导致所有第三方 App 下架,并且影响版面管理员通过 bot 管理社区。我用的是 Apollo ,从下月开始也将无法使用了,而官方的 App 又难用得要死,要告别 Reddit 了吗?我逛的那些 subreddit 从 12 号开始也自发关闭页面来表示抗议。尽管我对结果不乐观,但也对他们的行动力感到钦佩。对比满是狗皮藓广告的贴吧,只能说用户的容忍下限决定了产品的形态。替代品目前有两个, Lemmy 和 Kbin 。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 Lemmy 的之中一个实例 lemmy.ml,据说其管理员是信奉列宁等主义的西方人,在俄乌战争中还支持俄罗斯(为什么都默认普京继承了苏联的道统??!)。我常常感到这帮共趣 tankie 真的是生活太舒服了,应该让他们也来尝尝铁拳的滋味。去中心化的运动从 Mastodon 取代 twitter 开始就变得流行了,已经是对抗传统巨无霸的非常有效的手段,不过在易用性方面还是要多做改进,之前我逛了 Kbin 半小时硬是没看懂要怎么用。在互联网初期,个人站长曾经非常流行,然后内容开始向巨头们集中,独立站点开始消亡,到如今借助廉价的硬件和开源的软件,去中心化联邦理念兴起,让个人站点再次变为可能——互联网的历史也是个循环啊。(最后的结果: Reddit 上调免费额度,确保管理员使用的 bot 仍能正常运行,从而分化了抗议群体,而所有的第三方 App 都会因为无法负担天文数字的费用不得不在月底停止服务)
  • 没有必要关注网络上其他人的观点 。在逛 B 站时候,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在弹幕式视频网站刚兴起的时候,我喜欢开着弹幕看视频,因为当时我觉得这样更有气氛。但是之后我就选择默认关闭它了,因为它的存在会让我的注意力更为破碎,并且看他们的评论更多时候反而会败坏自己的心情。即便是底下的评论区也是一样。可能是看的多了,我发现那些人的评论的思维模式都如出一辙,统一得都像是机器人。而即便是那些看似有自己想法的评论,寥寥几行字也不足以给出他如此信念的理由。回顾我查看评论的动机,无非是在寻找和自己相似的心灵,寻找那些能证实自己观点的人,而对那些持不同观点的评论感到非常厌恶。这无疑是在浪费时间,并且也是在毒害自己的心灵。这个结论即便是在如豆瓣这样的相对严肃的平台上也是一样,常常能看到喜欢或者讨厌某本书的短评,但他们无一给出自己的理由,仿佛自己的直观印象就已经足够说明作品的好坏,而即便是那些长篇的评论也没有多少价值。我以前究竟在别人的评论上浪费了多少时间?知乎是另一个例子,很多年前里面就只剩下答非所问的回答,排名前列的都是在抖机灵,一开始我还觉得有趣,之后只感到厌烦,现在已经在搜索结果里屏蔽知乎的结果了。因为从本质而言,评论区无法真正建立同他人之间的交流,三言两语的快节奏其实是在模仿日常的闲聊,而彼此之间的匿名性则放大了人性中恶的一面
  • 爹味 。常常看到这个词,但一直缺乏感性的认识,最近看到一本名为《假装我是美羽小姐》的漫画,里面的女主人公生活不如意,唯一的爱好只有看电影;对于喜欢的电影,她会反复看十几遍并记录笔记,能随口说出某个场景是在电影的几分几秒。某天下班,她遇到了前男友,对方邀请她共进晚餐,坐下来披头盖脸就是一句:“你还在整天看电影吗?你的电影梦也该醒了,你这样会孤独终老的。”看到这里我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这就是所谓的爹味吧!在职场上也遇到过这样的人,总是喜欢把自己摆成一副过来人的样子,乐衷于给别人指手画脚。感觉这种表现可能是油腻中年男的固定模式,并且和学历什么的都没有关系,遇到过的南大、浙大的同事,在酒桌上都是这个腔调。
  • 偶像崇拜 。那本《假装我是美羽小姐》我没继续看,其中一个原因是将来要出电视剧,但最关键的是我对“偶像”为主题的故事总是不感兴趣,甚至是反感。我无法认同这种将自己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的行为。我自己从来没有过偶像,小时候到是挺喜欢爱因斯坦,但我既没有读过广义相对论,也没有了解他的生平,我又能崇拜他什么呢?有趣的是,在年轻一辈,我常常遇到崇拜希特勒的人。他们为自己的崇拜寻找各种理由,比如说他智商高,或者有领袖魅力,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我觉得偶像崇拜情结,其成因是对真实的人的鄙视。典型例子是那些膜拜张献忠的,他们的动机更为赤裸,就是因为对本民族的鄙视之深,乃至产生了将其屠戮一番的冲动。中国传统之一就是不把人当人,“皇帝轮流坐”与其说是一种反抗精神,不如说是一种想要奴役他人的本能。因为不到活不下去,人是不会反抗的,而一旦举起反旗,他们想做的不是推翻这奴役的制度,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而是自己成为那个土皇帝。而那些被奴役的人,为了在心理上补偿被奴役的屈辱,便将皇帝举上云端:人被人奴役是可耻的,但被神统治却是一种荣耀
  • 更充分地利用键盘 。回顾平时使用键盘的习惯,虽然在指法上已经比较标准,比如充分利用两只小拇指,但因为要使用 emacs ,所以会比较依赖左手来按 Ctrl, Shift, Alt 等键;这样导致我在使用 C-x, M-x 等同侧键的时候会比较别扭,实际上我完全可以用右手侧的对应控制键来让平时的操作变得更加舒服。尤其最近我还发现用两侧手掌来按 Ctrl 比小拇指舒服很多。多多利用手的各个部分来让自己变得更加灵活吧

博客建设

  • 自己写了个主题,决定再也不去逛 hugo 主题市场了。一开始抄的别人的 CSS ,因为自己实在没有什么艺术细胞,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不断调试,目前已经有了一个颇令我满意的框架。我是个极简主义者,因此决定不在网站上使用 Javascript ,连 css 也会在将来精简到 200 行以内
  • 关于评论系统。之前的几版博客里面先后使用了好几个产品,比如 disqus, waline, gittalk, giscus 等等,但老实说 3 年下来总的评论数量也不过几十条,实在没有必要花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而且中文博客圈的评论无非是小圈子里的人互相串门,于是干脆不开评论了
  • 写什么的问题。未来三年我的博客会是什么样子?目前我对历史变得更有兴趣了,我想要理解为何中国会变成今天的样子,我想要提出自己的关于中国未来发展的猜想,但目前我的积累还远远不够。我也对其它主题有兴趣,比如心理学和哲学,以及关于阅读与写作的方法论。于是接下来我会阅读更多相关方面的书,并实践《如何阅读一本书》里的理论,分别记录读过的每本好书的笔记;期间也积累卡片笔记,让自己学到的知识构成一个网络,并且将过程中的心得记录下来
  • 不避讳。大陆简中博客圈的另一个特征是高度内化的自我审查。政治明明与我们息息相关,但我们总是避而不谈,哪怕再没有什么审核(我尤其不能理解那些备案博客……)。没有什么比谈论政治更快地失掉朋友了,政治已经变成比色情话题更令人退避三舍的东西。曾经一个流行的看法是用经济发展来让人闭嘴,一如百度宣称的用隐私换便利,然而这种交换的必然结果是既失去了隐私也得不到便利。简中互联网上因此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语言空洞,之前的 Great Translation Movement 的另一个启示是有很多人的意见被代表了,但雪崩前的每一个沉默的人真的是无罪的吗?在这个巨大的抹平了差异的单极舆论环境中,需要有一些不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