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与《白鲸》
电影《鲸》讲述的是一个过度肥胖的英语老师查理,在失去了自己的同性恋人后就闭门不出,他恋人的妹妹是他的看护,多次劝说他去医院,然而他已经决定放弃自己的生命。由于肥胖,他多次心脏病发作,而每当这时,他就会朗诵一篇关于《白鲸》的读后感。他对家人心怀愧疚,当初他为了爱情而抛弃了她们,他尤其想要挽回女儿,自离婚之后妻子就禁止两人见面。如今他已经快要离开人世,为自己无意义的一生而痛苦,这时女儿忽然上门了,她刚刚被停学,查理并不知道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女儿,在其他人眼中有多么邪恶。
这部电影的主题自我放逐后的救赎。查理因为失去了恋人,又无法和心爱的女儿见面,于是决定躲在家里把自己吃死;年轻的传教士和父母起了冲突决定离家出走,来到陌生的城市挨家挨户推销末日降临后的乐土;曾经聪颖的女儿因为父爱的缺失变得叛逆,抽大麻、殴打同学,还把父亲的照片传到网上取乐。他们的希望和救赎都在于重建同家人的联系。亲情是好莱坞永恒不变的主题,但我发现自己对于这种剧情虽然会有些许感动,但始终无法认同,电影中家人的和解毕竟是艺术化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如故事一般的逻辑。
但除了这个温情的主题之外,这部电影吸引我的一点是,查理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暴食者,在某种意义上,他也是文字的饕餮。他是个英语老师,虽然足不出户,但以网上授课为生,他咀嚼着学生们提交的文章,朗诵着的字句如同在舌尖纹理分明的肉排,而他反刍最久的,就是那篇《白鲸》的读后感,那是他认为最美的文章,以至于他将它当作了“速效救心丸”。在那篇读后感中,文章作者同情《白鲸》中的亚哈,因为被他狩猎的鲸鱼甚至都不能感受到他的憎恨,而亚哈却认为在复仇后生活能变得更好,作者连带着也开始同情麦尔维尔,因为连他自己也对写这本书感到无聊,不得不在其中穿插了大量的关于捕鲸细节的“废话”。
不像查理,我的胃口很小,对菜品也不挑剔,上学时甚至常常就只吃一包榨菜。有一段时间我憧憬着植物,希望能和它们一样靠光合作用活下去。作为补偿,我和查理一样嗜好文字。我想要阅读更多的书。有趣的故事,精巧的谜题,我对宇宙和人类的知识永不餍足。在轻小说《文学少女》一书中,塑造了一个我“理想”中的读者模样:没有品尝普通的食物的味觉,唯有将书页撕下咀嚼,才得知酸甜苦辣的滋味。
最后回到《白鲸》,本片中它只是提供了一个关于肥胖的意象,以及在主题上的微弱关联。而它无疑是英语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作品,而我发现自己常常在各种作品中看到相关的评论。在我最喜欢的电视剧 The X-files S03E22 中,FBI 探员 Mulder 和 Scully 去沼泽地调查一起神秘事件,Mulder 怀疑这和水怪有关。在 Mulder 小时候,他的妹妹疑似被外星人绑架,从那以后他就执着于这类未解之谜。然而他的内心也是矛盾的,因为他是个理性主义者,他接触到的证据并不能证明外星人的存在,他常常怀疑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或许是创伤导致的幻觉,在他的办公桌边的墙上贴着一张标志性的 UFO 海报,上面写着:I want to believe 。
他的搭档 Scully 则是一位严谨的法医,她恰好是 Mulder 的互补;她用怀疑主义精神来审视所有证据,制约着 Mulder 的天马行空。同时她和 Mulder 一样,在内心也有矛盾:她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一如 Mulder 想要相信外星人、影子政府,她也想要相信上帝真的存在。在水怪事件中,Scully 带的狗失踪了,狗的名字正是出自《白鲸》中的奎奎格。Mulder 和 Scully 乘坐的船搁浅,两人被困,于是就有了一场我认为是全剧中最有趣的对话:Scully 将 Mulder 比作亚哈,因为他们都在追求虚幻的目标,将整个人生都化作了一场对生活的复仇;面对 Scully 辛辣的讽刺, Mulder 巧妙地避开了锋芒,他说自己其实从小就想要有一条假腿或铁钩手,因为这样他就不必去追求其它人生目的,光是勇敢地活着就已经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了,所以他认为如果他是亚哈,那么早就过上了简单而快乐的生活了。
我认为《白鲸》能成为不朽的名作,和亚哈这个形象的成功塑造有很大的关系。人活着总是在追求某种东西来填补内心的空虚,电影中的查理用匹萨、三明治还有文字来拼命填补人生的缺失,他因此变得肥硕,在他身上,亚哈和白鲸的形象完成了统一;同时他的女儿一直嚷嚷着想要父亲去死,好获得他的遗产,在那一刻女儿变成了狩猎白鲸的亚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