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ko


三款笔记软件体验报告

2023-01-04 更新

这篇文章写于一年半以前,很多内容都已过时,比如:

  • org-roam 后来出了一个 org-roam-ui 的包,可以提供酷炫的节点图
  • logseq 在后来已经更新了诸多版本,稳定性增强,所以这篇文章中对它的描述也已经不再准确

概览

自从去年了解到 zettelkasten 的卡片笔记法,就迷上了双向连接笔记。比起普通的线性笔记,双向连接笔记能将知识之间的联系具现化,将新学到的知识同已有知识挂钩,更符合大脑的认知规律。

第一个将这种理念商业化的产品是 roam-research, 比起 notion, evernote, 这款软件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产品。然而它的定价对于国内用户来说过于高昂,并且不支持本地存储,幸运的是目前已经有三款免费的笔记软件可供我们选择。

Obsidian

obsidian 是我使用的第一款卡片式笔记软件,目前版本已经非常成熟稳定,并且社会活跃度也非常高,有非常丰富的插件。

如果你是普通用户,那么不用往下看了,这款软件就已经足够好用,没有明显缺点。但如果非要在鸡蛋里挑骨头,那还是有一些可以抱怨的点:

  • zk 卡片的序列号无法隐藏,因此在连接图中会显得比较难看,并且在引用的时候也会显得非常凌乱
  • 发布功能收费,如果你想要将自己的笔记发布到网上,那么你必须得折腾一番
  • 链接基于文件而不是 block, 因此如果你想要的是 roam-research 那样的体验,那还是换 logseq 或者 org-roam

Org-roam

说到org-roam, 它最大优点就是 emacs 生态,背靠地球上最强大的 文本编辑器 系统,再加上无可替代的 org-mode ,org-roam 可以说是一出生就站在了无数笔记软件无法企及的高度。

然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要想使用 org-roam 就必须会 emacs, 这个门槛未免太高,因此它的优点也变成了缺点,出于这方面的原因,它的使用者注定小众。

除此之外,它还远不如 obsidian 成熟稳定,三天两头出故障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你不会 elisp 简直没法放心用。另外它也没有像样的图形化界面, 没法像 obsidian 展示酷炫的节点链接图。

比起 obsidian 当然也有优点:

  • org 比起 markdown 可强大太多,这不仅仅是文件格式的超越,更是背后一系列生态位的碾压,org-journal, org-capture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做不到的
  • 自从 V2 版本开始就支持基于 headline block 的链接(虽然实现得有点 ugly )

Logseq

而将 logseq 放到最后,是因为它可以说是目前为止我使用过的最强大的笔记软件了(org-roam 除外),也几乎实现了 roam-research 的大部分功能。更离谱的是,它甚至还支持 org 格式的文件。并且它还有上面两个软件都没有的功能:将笔记发布到网页。

然而,目前它的版本还不稳定,你会遇到各种奇怪的问题,比如丢失笔记。另外它的块内编辑功能比较拉胯,如果你想要在块内换行就必须按 Shift Enter ,这种反直觉的操作方式非常别扭,而且还有光标定位乱跑的情况。此外它的节点图示不如 obsidian 美观,遇到文字多的节点,就是乱七八糟的一坨。目前非常不推荐将 logseq 作为主力笔记软件,不然当你遇到笔记丢失或者被莫名其妙加密,就来不及了。

总体比较与使用建议

  • obsidian 体验舒适,社区成熟,非常适合各种轻度用户
  • org-roam 最适合用作编程学习笔记,毕竟 org-mode 的文学编程能力地表最强;但展示功能实在欠缺,默认的 org-roam-graph 闹着玩似的
  • logseq 虽然强大,但编辑体验糟糕,尤其文本量大的情况,另外代码块功能更是糟心。总体看来比较适合记录阅读过程中的关键词、大纲等。而如果你现在的主力笔记软件是 org-roam 的话,与其期待 logseq 未来的更新,不如继续折腾 org-roam, 后者的体验可好上太多了(使用过一段时间 logseq ,结果 1/3 的笔记被莫名其次加密了,用的还是没听说过的 age 算法,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