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ko


对无常的新看法

最近有点感冒,所以这两天状态都不太好,早上起来的时候听了几段葛印卡的内观开示,静坐了几十分钟感觉好一点了。以前听录音的时候总免不了分心,而现在因为生病,反而有了更深刻的专注力,听到有启发的地方还会动手记笔记。中午,我吃饭的时候,一个念头忽然浮现出来:我以前理解的无常是正确的吗?

我曾经以为的无常

小时候读过一点《红楼梦》,对里面的情情爱爱的感到腻烦。不喜欢黛玉的葬花吟,更喜欢那些疯疯癫癫的和尚道士随口念的打油诗。我最喜欢的一段剧情是宝玉有次受气,心灰意冷之下跑去写了参禅偈,比起他其他的诗文,这个偈更能打动我,可惜的后来被众女搅合了。顺带一提,这种参禅方式我很不喜欢,搞得像是智力游戏一样,仿佛智商越高的人越能觉悟,我觉得这是很可笑的。在我看来,这帮人不过是在玩文字游戏,还自得其乐,绝对是走上了歧路。

言归正传,这部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跛足道人的《好了歌》,第一次读的时候令我大受震撼,仿佛听到了人生真谛一般。但现在我突然发现,这其实是有误导性的。

我们以为的人生

我们以为的人生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的人生就像是为了完成一个个游戏任务一样,为了追求幸福快乐,我们必须完成摆在面前的一个个竞争和挑战。考试是为了上好的大学,上好的大学是为了找到高薪的工作,而这又是为了赚钱以提升在婚恋市场的竞争力。而我们一旦在竞争中失败,仿佛等待我们的只有痛苦而颓废的余生,而只有一次次的胜利,我们才能向上图一样获得幸福。

而无常,和年轻快乐我们无关,那是上了年纪的人需要担心的事情。功名、财富、娇妻等等都是好东西,正因为其持续时间短暂,才更要追逐这些易谢昙花, seize the day!

又或者,厌倦了这一切,心想既然眼前这些东西最终都会腐败灭去,那我不必做任何事情,干脆平躺等死如何?

真正的无常

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是不正确的,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对无常的错误认知。无常并不仅仅指那些外在的事物,究其本质来说,无常指代的对象是自我感受。毕竟,我们是通过“感受”来认知这个世界的,而快乐与不快乐都是我们对“感受”的反应。

好的感受会过去,坏的感受也会过去,它们都是短暂的,这才是无常的本质。而痛苦就是源自我们对于这些感受的执着。执着于好的感受,希望它们永远持续下去,这就产生了“贪爱”;而反过来,希望坏的感受能尽快过去,这产生的是“嗔恨”。贪爱与嗔恨都是源自心的错误认知,以为感受将是永久的,佛教将这种认知称为“无明”,进而推论,无明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你考上了好大学,那很好,但你会像图1 一样一直快乐下去吗?得到了一个好的工作,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你会一直快乐下去吗?根本不可能,事实上,更贴近现实的曲线是如下的模样:

真正的人生

真正的人生

是的,快乐的感觉会很快过去,同样的,痛苦的感觉也会很快过去。没有什么感受是能持续永恒的,这才是无常的本来面目。无常的时间宽度并不是几年、甚至几十年,而就发生在当下的每分每秒,并且转瞬即逝。

启示

享乐主义者以为快乐的感觉是持久的并执着于它,虚无主义者则认为痛苦的感觉是持久的并执着于它。他们都错了,快乐和不快乐都是转瞬即逝的,执着于这些感受是没有意义的。解脱的关键在于认知到这一点,并且产生出一种“平等心”。

平等地看待快乐的感受,不快乐的感受,不执着于它们,客观地观察它们是如何从心中升起又灭去的,从自我的经验中体验到无常,而不仅仅是理性上认同。人生中很多的痛苦都是源自对感受的执着,在快乐与不快乐的感受过去之后,心还拖出一条长长的、痛苦的“尾迹”,内观修行的目的就是消除这些“尾迹”,让心持续地保持平静安详。

后记

越来越觉得佛教对知识的划分非常有道理。佛教将智慧称为“般若”,然后又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等。其中文字般若就是指通过研读文字而产生的智慧,而佛陀认为这样的知识不是你的,而是别人的,那些整天参话头的人大多都停留在这个层面。因此真正的知识需要通过自己的经验而得来,口中说无常没有用,需要自己深刻地观察体认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