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ko


静坐第200天:灰色的情绪

当下的情绪

几个月前我就在计划这这篇日志了,因为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已经累计静坐 200 天了,这是一个里程碑。

过去的我,会期待今天的我会是一个更快乐、更健康的我,但现在,我是用一种非常失落的情绪写这篇日志的。我以为已经习惯了孤独的生活,但是刚刚我独自一人在小区附近散步的时候,我心里难过的要死。

这种灰色的情绪毫无来由,我感到自己的脑袋发胀、胸口发堵,走路的动作也变得缓慢而僵硬。躁动不安的心总是在一些负面的情绪中打转,我只好通过专注于呼吸来转移注意力。

内观禅修

这一个月我修习的是葛印卡的内观。我反复听了好几遍他的 10 日内观开示,似乎有了些许收获,但似乎又毫无所得。我学会了从细微处观察自己的身体,负面情绪升起的同时总会在身体上留下各种痕迹,那就是一直被我们忽略的身体感受。而之所以会产生身体感受,就是因为一直埋藏在心里的“习性反应”。内观教导我们,只要通过观察身体感受,一刻不断地观察,我们就能逐渐消除旧有的“习性反应”,进而不会再被情绪所左右,达到真正的解脱。这就是内观的全部内涵,简单而明了。

我以前比较喜欢中国的禅宗,那可能是因为从小到大的各种文艺作品的薰陶。机智的机锋问答,玄奥的我与非我,那好像是一群智慧超绝的人,而只有他们才有可能涅磐成佛。这里面隐含了一种判断:成佛的人都是一些聪明的人。而比起渐悟的神秀,慧能指出了另一条路,那就是顿悟,不认字的人也能成佛,只会念一句佛号的人也能成佛。慧能降低了门槛,却让成佛的概念变得更加模糊,以至于似乎成了彩票中奖一样的事情。

东南亚的上座部走的是更奇妙的一条路,那就是基于四念处的内观禅修。他们相信,通过一刻不断的正念,我们就有可能获得解脱;而读了很多佛经的人未必能成佛解脱,因为知识和实修完全是两码事,就像只是背诵地图的人永远无法抵达目的地一样。我渐渐地更认同上部座的看法,因为我发现,懂很多道理的人,还是会觉得痛苦。稍有佛理常识的人都认同“无我”这一命题,但是本能上却还是执着于“我”、“我的”,他们虽然明白道理,却无法解脱。这里面的障碍不是少了什么古奥的佛经知识,而是缺乏实修。

不过我并不认同上座部所相信的神通、轮回等等概念,他们似乎是用这种超能力来吸引一些蒙昧的信徒,但我并不相信佛陀是一个超能力者,在生物上,他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他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是第一个从永恒痛苦中解脱出来的人。所以我认为,那些概念不过是用以譬喻、警醒的东西,佛陀用轮回、前世来向信众展示苦的诸形态,但那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灰色情绪的起源

在听葛印卡开示的录音时,我也顺便了解了一下国内的禅修中心,了解到大陆的一些地方也开设了免费的十日课程,我第一次产生了强烈的想要去什么地方的愿望。不过那些禅修中心都位于非常偏僻的地方,出于时间、经济等各方面原因,我又将计划搁置了。作为补偿,我想要在家中实践禅修中心的日程安排,我发现形式上,禅修中心只是多了导师解答以及共修环境,理论上,我完全可以在家修习。

但有时我也会产生一连串的自我怀疑。为什么会如此想要禅修呢?因为我感到痛苦。为什么你会有那么多的痛苦,其他人却没有呢?因为孤独的我更频繁地反思自己的内心,更容易察觉到人世的无常。

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常常在周末的黄昏感到怅然若失,我执着于休息日拥有过的快乐,恼怒时间的流逝。我曾经在很多个夜里握住一个皮卡丘玩偶,想着我总将死去,而它会变成没人要的垃圾,一想到那种情景,我就难过得不行,我并不是哀叹自己的死,而是它落在尘土里的模样。于是有一天,我在家门口挖了一个小坑,然后把它珍重地埋了进去。

这种贪恋不得而产生的失落,大概就是这灰色的情绪的最初形态了。

除此之外,我也偶尔会没来由地遭遇它,它就像是一直潜伏在我的影子里,等我掉以轻心的时候给予我致命一击。在最严重的时候,我会产生一种脱离感,我的额头发凉,感觉自己不再是自己,而是成了别的什么人。我常常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有种既视感,那时的我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宇宙观:时间其实是在不断循环的,如今已经轮回了无数次,而我终于回想起了过去记忆的只鳞片甲。这是一种令人绝望的想法。

后来,这种既视感渐渐变少,而课业的压力逐渐增加,我没有空闲的时间来反思自己。那段时候的我过上了一生中最快乐的生活,别人的高三往往苦于成堆的试卷以及排名,而我却能在这样的压力下怡然自得:我没有时间思考过去,也不必忧虑未来,毕竟,只要成绩够好,我将来一定会过上幸福的生活,不是吗?

可惜不是这样。上了大学之后,我终于置身于曾经幻想过的“未来”之中,然而却发现,一切都没有改变。大学时光本该是最快乐的一段日子,而我却常常怀恋高中的生活,甚至在梦中,我仿佛从来没有从快乐的高中毕业过。我似乎更喜欢在“准备”的状态期待“幸福未来”,而不是在“当下”创造“幸福”。或许是因为,如果现在拥有幸福,那么将来只能失去幸福了。

我总是喜欢问“然后呢?”,任何幸福都禁不住这样的提问。有一段时间,我沉迷于小说之中,不仅是因为里面提供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而且只要我一直不读结局,里面的人物就会永远停留在那一刻:宾朋满座,欢宴载歌。但我也常常忍不住看完了结尾,然后又被灰色情绪所击中。

灰色情绪的本质就是贪恋。贪恋我已有的、未有的,将失去的。

解脱的希望

静坐了 200 多天并不是毫无进展。我虽然仍会被灰色情绪所占据,但由于心已经培养出了定性,因此很快就会察觉到自己的异常状态,然后开始专注于呼吸中。佛陀在被人追杀,身体重伤而剧痛时,就是用这种方法平复痛苦的。

而在某几次深入的静坐中时,通过不断的观察,我感到自己渐渐地平静下来。以前我每隔几分钟心就会跑开一次,现在我已经能连续专注十几分钟了,我常常一坐就是二十多分钟,而没有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在专注中,我短暂地窥见了一种不曾有过的体验,烦恼和忧愁都停歇了,在那片非黑非白的感觉中,我感到自己超越了某种沉重的东西,感受到了片刻的轻松,那如果,我能更深入地禅定呢?如果我在生活中也能时刻保持那种感觉呢?那一定会非常美妙吧。

静坐 200 天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开始,幸运的是我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